霍爾電流傳感器作為動力電池包,作為電動汽車上具備獨立功能的電氣單元,需要具備完善的控制和保護功能,并且需要周期性的向整車控制器匯報自身工作狀況,電流電壓等基本電路參數的測量必不可少,具體到電流的測量,主要采集回路總電流,而電池包電路系統末梢的每一只電芯,目前還做不到精確掌握其實時工作電流,電流測量的常用傳感器,一種是分流器,另一種就是霍爾電流傳感器,霍爾電流傳感器屬于依靠電磁特性檢測電流的一種傳感器。
1磁電流傳感器分類和工作原理。
磁電流傳感器的種類很多,按照測試原理可以劃分為:羅氏(Rogowski)線圈,電流互感器,分流器,巨磁阻效應(GMR),巨磁阻抗(GMI)各向異性(AMR),隧道效應(TMR),光學效應,霍爾效應等等。
Rogowski線圈測量電流的基本原理是電磁感應和安培環路定律,又叫電流測量線圈或者微分電流傳感器,如下圖所示,根據線圈上的感應電流信號與通過線圈的額電流變化率成正比的顧慮,通過積分還原一次回路電流值,這是一種交流電流的測量方法。
因應傳統車廠加入電動車戰局,全球五大車用鋰電池廠商,無不卯足全力鞏固鋰,鈷,鎳等金屬料源,同時大舉擴充產能,此外,廠商也開始朝高鎳三元電池與固態電池發展,未來誰能夠領先群雄,誰就是電池產業的新贏家。
一場寧靜革命即將開始,未來兩年之內全球電動車銷量可望突破500萬輛,帶動電池及相關零組件需求暴增,因應傳統車廠加入電動車戰局,全球五大車用鋰電池廠商,無不卯足全力鞏固鋰,鈷,鎳等金屬料源,同時大舉擴充產能,此外,廠商也開始朝高鎳三元電池與固態電池發展,未來誰能夠領先群雄,誰就是電池產業的新贏家。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全球電動車展望,2017年全球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數量超過300萬輛,比16年增加54%,預計到2030年電動車的數量將達到1.25億輛,隨著越來越多傳統車廠跨入電動車領域,將促使鋰電池與相關材料如(正負極材料,隔離膜與電解液)需求只增不減,日本調查機構矢野經濟研究所調查報告指出,因德國自2030年起,英國和法國自2040年起將禁售內燃式引擎(internalcombustionengine)車,讓各家車廠將加快腳步推出電動車等環保車新車款,有望提振車用鋰電池市場持續呈現增長,預估2020年車用鋰電池市場規模將擴大至一1.97GWh,將較16年成長1.57倍,到2025年有望進一步擴大至254.9GWh。 |